游戏是儿童最钟爱的活动形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对自主游戏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不仅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能通过真实情境促进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领域发展。为深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探索自主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多元价值,并将实践成果融入日常教学,文昌市幼儿园中班组于2025年6月25日举办了自主游戏案例分享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案例展示和互动研讨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们共同发掘游戏中的教育潜能,以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
本次分享教师立足幼儿真实的游戏,围绕游戏背景、游戏过程实录、幼儿行为分析、游戏特点价值、教师支持与反思等方面,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等方式,还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成长痕迹,反思教师的支持策略,助力幼儿高质量游戏的开展。
符锦屏老师
分享案例《跳房子》
在符老师的自主游戏案例分享中,孩子们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在“跳房子”游戏中,俊志、家豪、贺平、敦政和召国等幼儿突破传统玩法,用吸管积木创新游戏场地,从规则分歧到相互认可融合,自主制定了独特的“叉叉房”规则。他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跳跃等多元运动技能,又在分工合作、经验传递中发展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沟通分享能力。孩子们还打破碳化积木常规用法,将绘本经验迁移到建构游戏中,实现跳房子游戏与积木建构的巧妙融合。在搭建过程中,积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改进,展现出强烈的探索欲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加入沙包元素,提出投掷特定区域的玩法,提升游戏难度,展现积极探索创新精神。孩子们依据前一天分享活动经验,协作探索新的投掷和跳跃方式,不断改进游戏玩法。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在游戏技能上有所提升,更在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经过李红苗老师多次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她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洞察到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所展现出的巨大潜能和广阔前景。李红苗老师注意到,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语言交流、动作表现以及游戏成果的展示等行为表现,均蕴含着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过程。基于这些观察与分析,李红老师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了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技能提升和能力发展背后的教育价值。她的目标是通过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引导,使孩子们在未来的自主游戏中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实现更全面的成长。
洪娟娟老师
分享案例《童趣套圈乐》
洪娟娟老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成长与教育问题。在游戏案例分析中,孩子们能够自主选择材料,并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材料,例如,用小物品作为奖励、用绳索代替笔来划线定位站位、以及将跷跷板用作座椅,这些行为充分展现了幼儿的创造力。这些活动反映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即他们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发挥想象力,创新性地运用物品,并创造出新的游戏玩法和情节。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孩子们不受物品原始功能的限制,能够为物品赋予新的用途,从而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寻找替代物品的过程不仅解决了道具短缺的问题,还推动了游戏的进程,体现了孩子们的问题解决意识。
分享案例《飞船探索记》
吴雪青老师从游戏背景、经过多次游戏的观察、幼儿的行为分析和老师的支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飞船探索记》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化身为勇敢的宇航员,开启了神秘的宇宙探索之旅。在游戏过程中,吴雪青老师敏锐地观察到幼儿们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他们会积极讨论飞船的构造,用积木、纸盒等材料搭建出想象中的飞船,还会模拟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任务。面对幼儿们在搭建飞船时遇到的困难,如材料不够稳固、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吴老师适时地给予了支持和引导,鼓励幼儿们通过合作、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
分享案例《搭建游戏》
在邢若老师所举的案例中,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前,为中班幼儿准备了丰富、安全且适宜操作的搭建材料,并根据游戏的进程适时地进行补充,例如提供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木板、连接件等。观察到幼儿对户外游戏区的搭建材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注意到幼儿尝试使用木板搭建在梯子之间作为“城墙”,但由于木板的重量,多次尝试未能成功。面对幼儿遇到的难题,教师并未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例如提出“如何在不损害城堡稳定性的情况下扩大门的尺寸”,以此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案例《海上战船》
黄循禧老师利用户外自主游戏时段,引导幼儿们聚集于色彩斑斓的积木建构区。吴廷宸、庄扬帆以及李文盛初始时各自独立搭建,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共同决定围绕“海洋冒险”这一主题进行创作。他们决定构建海上战船、大炮,并模拟对抗鲨鱼、捕捞小鱼以及再现船上生活场景,从而展开了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搭建战船与大炮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并调整,例如吴廷宸在发现积木容易倒塌后,便增加了底部的支撑结构,这体现了他们的坚持与专注;从单纯的战船搭建到进一步拓展出对抗鲨鱼、捕捞小鱼、船上烤鱼等情节,这不仅展现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还体现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们持续地创造新的游戏玩法,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发展。
分享案例《坦克搭建的进阶探索》
符春蕊老师观察到儿童们对轮胎展现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利用轮胎进行各种富有创意的搭建和游戏活动。当他们自由地将轮胎与垫子组合,并通过游戏实现各种想象时,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建构技能,还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们对轮胎与垫子的组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享受搭建过程以开展游戏。基于这一兴趣点,在今日的活动中,儿童充分利用轮胎区的材料(包括垫子、滚桶、双杠架等),尝试构建坦克。在此过程中,他们持续研究坦克的构建方法,并直观地理解轮胎的稳定性,以及如何更具体地将坦克形象化,将兴趣转化为充满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实践操作。
分享案例《趣味玩球》
林莉老师观察到,孩子们在初次接触球类游戏时,流露出浓厚的兴趣,这似乎是他们天性中纯真与自由的自然展现。在第二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并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后,他们的游戏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仅制定了游戏规则,还提高了对球拍和球的控制能力,这无疑标志着他们在技能上的显著进步,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态度上的积极转变。孩子们的游戏本质上是一场追求快乐、以娱乐为目的的欢乐盛会。然而,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远不止于此。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向他们传授正确而深远的价值观,使他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吸收更多宝贵且有价值的知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次知识的交流,一次教育理念的觉醒。中班组的教师们通过案例深入阐释了“游戏即学习”的教育理念,并通过细致的观察来理解儿童的需求。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借助游戏这一载体,引领孩子们探索更为广阔的成长领域。本次活动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顺利结束,它不仅为文昌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供图:符春蕊
供图:符春蕊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