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玩球波波乐——文昌市幼儿园中四班游戏案例分享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7-0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虽未明确针对玩球能力发展作细致界定,但可从相关领域目标进行关联解读。在动作发展方面,中班幼儿应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打球时,幼儿需手眼协调配合,控制球拍击球,这能很好地锻炼其手部精细动作与眼部追踪能力,符合中班幼儿动作协调发展的要求。如能基本控制球拍方向,让球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便是达到了该年龄段动作协调灵敏的发展体现;在社会适应领域,中班幼儿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打球游戏可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轮流击球等规则,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同时,从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来说,打球能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击球成功时,幼儿会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游戏背景

在日常的户外活动细致观察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班幼儿对球类活动怀揣着一种天然的热爱与痴迷。每当户外活动时间来临,总有一部分幼儿会迫不及待地挑选出自己心仪的球类,无论是小巧玲珑的乒乓球、活力四射的篮球、轻盈飘逸的网球,还是色彩斑斓的塑料球等,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尽情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兴奋与满足之情。

这种自发而纯粹的玩球行为,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深切地意识到,球类游戏对幼儿而言,具有着难以抗拒的强大吸引力,是幼儿兴趣之所在,更是他们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与思考,我萌生了开展玩球游戏活动的想法,旨在通过这类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在日常的户外游戏时光里,不少幼儿都会不约而同地倾向于选择球类器材作为他们的游戏伙伴。他们会巧妙地利用球的弹力这一独特属性,创造性地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游戏玩法。这一行为不仅是科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动应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更是孩子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奥秘、拓宽认知边界的宝贵过程。

游戏记录
(一)户外自由探索阶段

今天户外活动时,林靖、禹天成等小朋友拿着紫色球拍,在庭院里玩起轻松随意的球拍游戏。游戏没有严格规则,孩子们单纯享受拍球乐趣。林靖专注地将球抛起用力拍出,禹天成和其他小朋友兴奋追逐飞出去的球,现场充满欢快笑声。 孩子们没有固定对手和比赛目标,球在场地上来回滚动,他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个个放松又自由。这场随性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激发了运动兴趣,让他们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和谐相处。

1.分析解读

(1)幼儿在尝试用乒乓球拍打球时,动作较为生疏,对球拍的控制和球的把握能力较弱,难以持续击球,这表明他们手眼协调和肢体控制能力尚在发展中。

(2)幼儿在游戏中缺乏明确的规则意识,打球时秩序较为混乱,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规则约束,更多是随意地击球玩耍。

(二)室内探讨拍球技巧与规则

幼儿体验户外拍球游戏后,老师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室内讨论活动。活动开始,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拍球瞬间,鼓励分享感受与挑战,顺势引入国粹运动乒乓球。随后,大家围绕拍球技巧和规则热烈讨论。孩子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拍球时眼睛要紧跟球,有的提到手指张开控拍的要点。老师适时示范讲解,并邀请几位幼儿上台练习,其余幼儿坐在小椅子上专注观看,眼神中满是学习热情,在交流与实践中深入探索拍球的奥秘。

1. 室内探讨拍球技巧与规则

(1)回顾户外拍球活动:老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户外拍球的欢乐时刻,鼓励分享感受和挑战。

(2)引入乒乓球教育:老师利用拍球活动引入乒乓球,让幼儿初步了解国粹运动。

(3)拍球技巧讨论:孩子们讨论拍球技巧,老师示范并邀请幼儿上台练习,其他幼儿专注观看。

(4)专注学习拍球:幼儿们在观看练习时表现出专注,仿佛在心中默默练习拍球技巧。

2.分析解读

(1)从活动效果来看,这次室内讨论活动非常必要且有效。幼儿们在户外游戏后,对拍球有了直观的体验,但缺乏系统的认知。通过室内讨论,他们能够梳理经验,将感性的游戏体验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2)在讨论技巧和规则时,幼儿们积极参与,展现出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台练习环节更是将讨论内容落到实处,其他幼儿的认真观看学习,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注力。这种同伴间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幼儿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3)老师的及时引导和组织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幼儿深化了对拍球游戏的理解,为后续户外游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户外改进游戏阶段

幼儿们再次来到户外,兴奋地围在自制的纸板积木乒乓球桌旁。他们分组有序轮流游戏,挥拍间充满童真。经过室内讨论与练习,幼儿们拍球动作更规范,能精准控制球拍和击球力度。禹天成专注蹲伏,每次挥拍都准确击球。其他小男孩耐心候场,为同伴加油的同时,期待自己上场。在活动中,幼儿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从自由探索到有序技巧游戏,他们不仅提升了动作技能,更学会了遵守规则、互相鼓励与团队协作,这些品质将助力他们成长。

1.分析解读

(1)从最初的随意拍打和挥拍,到后来能够较为准确地控制球拍和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肢体控制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户外自由探索阶段,幼儿的动作较为生疏,而在经过规则讲解和实践后,他们的动作更加熟练和规范。

(2)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社交互动频繁。从最初的各自玩耍到后来的分组合作,幼儿们学会了分享球拍、轮流击球,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互相鼓励和帮助。这表明乒乓球游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

2.支持与策略

(1)在开展乒乓球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如乒乓球拍的类型、乒乓球的特点等,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做好经验铺垫。

(2)在后续的活动中,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关于乒乓球技巧的指导,例如正确的握拍方法、击球姿势等。

游戏表征

1.分析解读

这三幅幼儿绘画作品,生动呈现了幼儿参与乒乓球活动的场景与体验。从作品中能看到,幼儿通过绘画记录和文字描述,展现出对乒乓球游戏的喜爱 。绘画中的人物、球桌造型,反映出幼儿对现实场景的观察与艺术化表达,是其在运动游戏中认知、情感、社交等发展的直观体现,也让我们看到户外游戏及表征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多元价值 。

游戏案例总结

第一幅图中,我目睹的是孩子们在玩球时所展现出的一种浓厚兴趣,那仿佛是他们天性中纯真与自由的随意流露。

而在第二次玩耍时,经过与老师的深入讨论并聆听老师的细致讲解后,孩子们的游戏开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不仅确立了游戏的规则,还增强了对球拍与球的掌控意识,这无疑标志着他们技能上的一次显著提升,同时也是他们学习态度上取得进步的一种鲜明体现。

孩子们的游戏,本质上是一场随心所欲、以开心为旨归的欢乐盛宴。然而,身为老师,我们的职责远不止于此。我们需引领他们,传授给他们一种正确而深远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汲取到更多宝贵且有价值的知识财富,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供图:林莉

供稿:林莉

审核人:符春蕊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