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能够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它对幼儿的身体协调,社会认知、数学思维、空间逻辑、艺术美感和语言发展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喜欢在建构游戏中呈现自己生活的场景,在建构活动中我发现本班幼儿对于搭建各种城市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十分喜欢搭建房子、小区等各种主题。
基于孩子们前期对于高塔的各种搭建,我们可以看出永壮、媛虹、彤玥三位小朋友对于高塔的搭建兴趣浓厚,几次游戏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他们所了解的高塔。这在《指南》艺术表现与创造目标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中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第一次的搭建中永壮、彤玥来到建构区,两个横两个竖有规律的垂直向上垒高的方式搭建了一座高塔,接着在高塔的旁边搭建了一座高塔(在分享中得知),并且对高塔周围的建筑进行了搭建。
彤玥“我们今天搭建的是高塔和小塔……
彤玥“我们今天搭建的是高塔和小塔……”没等话说完
媛虹“老师给我们讲过有高塔,根本就没有小塔。”
彤玥“我觉得有高塔就应该会有一座小塔,所以我们就在高塔的旁边搭建了一座小塔。”
“有呢。”(一起游戏的伙伴)
孩子们对于有没有小塔产生了争论,老师及时的和孩子们进行了资料的查阅,确实有小塔的存在。
彤玥“小塔上放着一个小球是什么?”
教师的反思
在这次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学习经验的一个再现(小塔、有相关的经验),在搭建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能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这在《指南》科学领域(二)数学认知的目标1中指出5-6岁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但是方法简单,垂直向上垒高。
第二次游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永壮和媛虹拼搭的高塔首先从造型上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高塔的形状,其次两人对高塔内部构建及周围的景象进行了丰富。在搭建方法上使用了围合、直线平铺、间隔垒高、封闭垒高的搭建方式。
搭建中的对话......
永壮:这里太重的话就会把他向后压,这里需要一个支撑的东西。
媛虹:这个只要轻轻的碰一下他就摇的厉害。
陈老师: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永壮:这块太轻了。
媛虹:这块太重了,把下面压的不行。
永壮:需要把他镶在墙上。
永壮:我们先把这拆了重新搭。
媛虹:我们没有水泥,所以它牢固不了。
媛虹:我觉的这么高就不能再高了,再高就会倒,而且不能放太重的,放太重的他也会倒。上次把你砸了一下是什么原因?差点把我吓死。
两人分析、示范上次是怎么倒的。
媛虹:现在还疼不了?
媛虹:所以我说搭这么高就不能搭了。我们没有水泥,没有胶。所以我们不能摆的直直的。
永壮:还有门打不开。
媛虹:所以我们把这些木板拿开。
永壮:搭建的墙体总是歪,一碰就摇摇晃晃的。
老师:谁听清楚了刘宗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雅萱:他搭建的墙体总是往一边歪。
雨初:他的墙体一碰就摇摇晃晃的。
老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天扬:搭高一点再往上搭的时候要轻轻的放。
永壮:我们就是横着放的。
符钰:可以一个横着放,旁边挨着一个竖着放。
永壮:这样不行,这样搭建起来就会有很多缝隙,而且没办法留门。
雅萱:地基不稳。
永壮:一开始确实是地基不稳,地上有很多沙子,后来我们又换了一个地方没有沙子。
老师:你现在自己有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永壮:我们准备搭建五层的墙体。
媛虹、永壮根据第二次搭建的经验进行了更大的五层墙体的搭建
一、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区域活动深受他们的喜爱。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材料,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和学习。这种自由、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目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几位幼儿作为游戏的主导者,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搭建,愿意搭建有挑战性的作品,在对这些材料的搭建、排列、组合、拼插等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搭建需求和愿望,学习了平铺、架空、垒高、拼插等建构技能;锻炼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持久性;启发了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空间建构能力、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了与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三、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特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建构技能,进行综合搭建;能恰当地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根据经验进行想象搭建;会看平面图,能把平面图变成立体搭建物。
四、能与同伴友好协商搭建主题和建构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搭建作品;能较完整地讲述建构活动的过程和主题;在合作中既能有主张、有主见,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有合作的态度;喜欢挑战,富有想象力;主动沟通。
供图:符敏
供稿:符敏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