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者应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并感知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 教育者还应给幼儿创造机会,支持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建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操作活动。
纸杯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小小的纸杯虽不起眼,但是在孩子们的手中,却玩出了多种玩法,起初孩子们只使用纸杯搭建金字塔,后来经过多次尝试及同伴之间的探讨和研究他们搭建的越来越棒........
初次自由探索搭建
刚开始纸杯搭建,孩子们非常的兴奋又开心,孩子们对纸杯有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自由分组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尝试搭建金字塔,有的尝试搭建高楼和城堡等。都很喜欢这次的建构材料,他们一遍一遍的将纸杯按着顺序排队,将纸杯进行单层的垒高,围合不断地重复这单一的过程。
1. 解决第一次搭建的问题
2.发现问题在搭建完成后,孩子们到了瓶颈,止步不前,只是一遍一遍重复垒高的过程,并没有新的进展!
3.教师支持策略
经过和幼儿谈话,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整体的构想,我引导孩子们一起观看了长城、故宫、跨海大桥等有名的建筑物,观察了他们的结构特征。
4.为孩子们提供了建构的作品图进行观察,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各建筑物的图片,了解到原来建筑物不仅仅只是一个或一座这么单一,而是由几部分组合搭建起来的,引导幼儿经验提升!
第三次搭建
在垒高搭建时,由于纸杯比较轻,下边又垒的比较窄,上边的纸杯多导致墙面出现了晃动、不牢固,出现了倾倒的现象,而且有的小朋友穿了裙子,在来回搭建走动时碰到了搭建的纸杯,一时间所搭建的一部分墙面倒塌了。
看到孩子们搭建的墙面,倒了一部分,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你看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其他房子在搭建时,首先地基要牢固,最下面应该是比较稳的,不能下边搭的很窄上边很宽这样就会容易倒,不结实,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从最下面往上搭建一层比一层少,而且最下面用了积木作为地基。
经过商讨完成后,孩子们又开启了他们的搭建之旅。
我们再去建构区看一下有没有我们能用的上的。于是几个小朋友风风火火的搬来了两筐积木进行搭建用。
纸杯很常见,可操作性强,属于低结构材料,且教师没有提供固定玩法,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空间,幼儿自主探索出平铺、叠高、围合......等玩法。“如何让城堡不到?”“如何叠得更高?”
带着问题,幼儿通过观察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了有关多少、长短、高低、上下、远近等数量和空间关系方面的经验。
在游戏中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1.自主游戏,自主探究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要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仔细观察。纸杯充分吸引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探索并获得满足和成功。
2.乐于思考,勤于动手
小班幼儿不会持续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游戏难度,延续幼儿兴趣,使其不断操作,探索玩法。
3.合作交流,体验快乐
幼儿在“玩纸杯”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敢于表达、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促成游戏。
4.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我准备在下一阶段提供自然物,如圆木块、树枝等,对幼儿提出要求和挑战,持续观察材料对幼儿游戏水平的影响,以及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除了提供材料支持,教师可以以“玩伴”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
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家,无需成人来固定游戏玩法和规则,只需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材料,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他们便能通过摆弄、合作、讨论,创新出各种成人都意想不到的玩法。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要从"教幼儿怎么玩”变为“了解幼儿怎么玩”,从而“支持幼儿更好地玩”,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供图:邢惠茹
供稿:邢惠茹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