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跳跃小健将——文昌市幼儿园大二班游戏案例分享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7-05

观察时间:2025年6月16日-17日

观察对象:云同铭、符家耀

游戏背景

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愈发重视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体性发展,倡导通过开放性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成长。我们积极践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自主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幼儿打造安全、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游戏环境。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挑战跳跃障碍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合作与探索中不断挑战自我,我始终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记录幼儿的游戏表现,捕捉教育契机,助力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 。

室内自主游戏时间,活动室里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云同铭和符家耀这对好朋友相约来到积木区,决定用积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搭建游戏。

第一次游戏

一开始,两个小家伙便专注地忙碌起来,他们双手不停地搬运着积木,将积木高高堆叠,不一会儿,一座“高耸”的积木障碍物便矗立在大家眼前。云同铭兴奋地宣布:“这就是我们的‘跳高’障碍物啦!”说完,他便退后几步,眼神坚定,做好起跑姿势,随后迈开小腿,借助助跑快速地朝着障碍物跑去。在接近障碍物的瞬间,他轻轻一跃,动作协调、反应迅速,像一只灵巧的小鹿般轻松跨越了“障碍”,落地后还得意地向周围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成果”。而符家耀则有些不一样,他站在起跑点,看着眼前高高的积木,脸上渐渐露出胆怯的神情。他尝试向前跑了几步,可快到积木前时,脚步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最后,他还是选择绕开了障碍物,脸上露出一丝失落。旁边正在观看的小朋友们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只见彦心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然后走到积木旁,对着同铭和桂萍说:“我们把积木放低一点,这样符家耀就能跳过去了!”大家纷纷响应,几个小朋友一起动手,小心翼翼地将积木高度降低。调整好后,符家耀看着变矮的障碍物,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鼓起勇气再次起跑,这次顺利地完成了跳跃,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第二次游戏

云同铭和符家耀决定增加难度来挑战,他们又合作搭建了一个一米多的方形“跳远”场地,场地一侧依旧立着高积木作为障碍。云同铭像上次一样,自信满满地率先起跑,用力一跃,稳稳地跳过了障碍。而符家耀站在原地,眼神中虽仍有犹豫,但这次他还是决定试试,当他借助助跑跑到积木前,仍然像第一次一样停了下来,然而这次他没有退缩,也没有胆怯,而是对着旁边的小朋友笑了笑,然后认真地观察起障碍物,思考了一会儿后,他主动伸出小手,将高积木一块一块地取下,降低高度。调整好合适的高度后,符家耀深吸一口气,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障碍跑去,成功地完成了跳跃。完成后,他开心地拍着手,于同铭击掌庆祝。

幼儿发展分析

1. 幼儿个体差异显著:云同铭运动能力较强,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无论是“跳高”还是“跳远”,他的动作协调性和胆量都十分突出,能够轻松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动作。而符家耀在运动能力和自信心方面相对较弱,面对难度较大的任务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需要一定的适应和调整过程。

2. 同伴互助作用明显:第一次游戏中,当小朋友们发现符家耀无法顺利完成挑战时,自发地将积木高度降低,帮助符家耀完成挑战。这一行为充分体现出幼儿之间的友好互助,也反映出班级中良好的同伴交往氛围,孩子们已经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并主动伸出援手。

3. 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第二次游戏时,符家耀不再依赖同伴的帮助,而是能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采取主动降低积木高度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展现出其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 

我的反思 

1. 运动能力发展不均:依据《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 - 6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云同铭在运动能力方面达到甚至超出该阶段发展水平,在跳跃等动作中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而符家耀在动作协调性和胆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这可能与他个体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以及以往参与运动的经验有关。

2. 社会性发展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同伴互助行为,说明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和同情心。小朋友们能够敏锐地关注到同伴的困难,并主动提供帮助,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表现。符家耀从一开始依赖同伴帮助到后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体现出其在社会性发展中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增强,开始尝试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这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进步。

3. 心理发展需求:符家耀面对挑战时的退缩与努力,反映出其既渴望尝试新事物、获得成功体验,又因缺乏自信而产生恐惧的矛盾心理。当他通过降低积木高度成功完成挑战时,这种积极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让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支持策略

1. 提供分层游戏材料与任务:根据幼儿运动能力差异,提供不同高度、难度的积木搭建材料和任务。例如,设置低难度的“趣味跨栏”,使用较矮的积木和较宽的间距,适合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中等难度的“障碍闯关”,增加积木高度和设置一些简单的弯道;高难度的“极限挑战”,采用更高的积木和复杂的障碍组合,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 加强游戏中的观察与引导:在游戏过程中,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幼儿出现畏难情绪时,以开放式提问、启发式语言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你觉得怎样才能安全地跳过去呢?”“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试试吗?”同时,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的积极尝试和创新想法,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当幼儿尝试新的跳跃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3. 组织分享与讨论活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开展分享交流活动,邀请符家耀分享自己从不敢跳到成功跳过的过程和感受,引导其他幼儿讨论遇到困难时可以采取的方法。鼓励幼儿学习同伴的优秀品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互相帮助、独立思考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运用天然木材的拼搭创设极具创造性的多元运动空间,在游戏中释放运动热情,发展基本动作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实现身体素质、社交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我将继续支持孩子们在自主的空间里,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环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充满欢乐的氛围里实现体能与心理素质的双重发展。

供图:云蝶

供稿:云蝶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