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玩转椅子——文昌市幼儿园大三班游戏案例分享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7-03
活动缘起

在日常餐后活动中,几个孩子自发地将椅子摆成一排,模仿小火车行驶,兴奋地喊着:“老师,我们在开高铁!”这一幕看似普通的游戏场景,却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孩子们专注投入的神情、充满创意的想象,让我意识到这把小小的椅子背后,藏着无限的探索可能。作为幼儿教师,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基于对孩子兴趣的敏锐捕捉,我们迅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决定以“椅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室内游戏活动,支持孩子们深入探索,开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游戏之旅。

第一阶段

发现孩子的无限可能

关键词:兴趣驱动、规则建立

(一)自由尝试:孩子们自主摆弄椅子,有的单脚站在椅面挑战平衡,有的将椅子叠高搭建“城堡”,还有的把椅子倒放当“山洞”钻爬,有的把椅子当火车嘟嘟嘟的开,有把椅子当成一座桥。

(二)自发游戏:丹婧和庄怡轩他们那一组用椅子围成圈,站在椅子上绕着圆圈玩来,刚玩一会儿,觉得这个游戏好像有点简单,庆锋就说要不我们玩绘本中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要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找凳子坐下来;庄怡轩那一组他则邀请朋友坐在椅子上,模拟“医生看病”的角色扮演游戏,庄怡轩扮演医生,用玩具听诊器给“病人”云蓓检查,严肃地说:“你发烧了,要打针。”云蓓假装哭拒绝打针,张耀彬立刻扮演护士,轻声安慰:“别怕,我会轻轻打。”轩轩还用笔画了 “药方”,让张耀彬去“药房”取药,这个游戏过程像极了现实场景中的看病经历,孩子们能模仿生活经验,展现角色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表征记录: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游戏过程,我们引导他们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表征记录。有的孩子画出了“椅子火车轨道”,详细标注了站点和行驶路线;有的孩子则画出“椅子城堡的楼层”,并在分享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这些图画不仅是孩子们游戏的记录,更是他们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的体现。

(四)教师支持

1.在游戏中我发现

(1)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探索的热情高,平时我们玩的室内很少有集体探索椅子,椅子游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玩起来也能探索好多种玩法,她们都愿意去尝试新的游戏玩法,如:林先润尝试单脚站在椅子上,虽然多次掉下来,但是还是坚持练习。

(2)规则意识薄弱:部分幼儿在搬运椅子时因争抢玩具发生争吵和小摩擦,出现你推我推的情况。

2.教师的支持

(1)组织集体讨论,引导幼儿总结安全规则(如“不推挤”、“轻拿轻放”、“不争抢”)。

(2)提供简单任务卡(如“用3把椅子设计一个新玩法”),激发探索深度。

第二阶段

挑战升级,在困难中成长

关键词:问题解决、团队协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契机。

体能挑战:跨越恐惧的“椅子障碍接力赛”。

(一)椅子障碍接力赛:部分孩子面对晃动的椅面和较高的跨栏望而却步。曾浩洋站在椅面上时,紧张地大喊:“我要摔倒了,我不要玩了!”何启华也躲在队伍后面不敢尝试。我们组织小组讨论,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把椅子间距缩小一点”“先扶着椅子慢慢走,熟练了再跳”。最终,浩洋在同伴的鼓励下,扶着椅背迈出了第一步,成功挑战后兴奋地说:“原来慢慢走就不怕啦!”。

(二)合作冲突:组合作搭建“椅子高塔”时,孩子们的想法碰撞出火花。有人主张“从下往上慢慢叠”,有人坚持“先搭牢固底座”。随着高塔越建越高,林子涵着急地说:“椅子摆错顺序了,这样会倒!”丹靖也担心造型不稳。面对分歧,孩子们采用熟悉的“投票表决”“剪刀石头布”以及“轮流搭建”的方式化解矛盾。当一座三层高的“椅子高塔”稳稳立住时,孩子们激动地欢呼拥抱,月老师和我在一旁既紧张又欣慰。

(三)规则执行:重塑公平的“抢椅子”新玩法。

在传统“抢椅子”游戏中,个别孩子为获胜推搡同伴,甚至两人争抢一张椅子。孩子们自发召开“规则讨论会”,制定出新规则:“违规者暂停一轮,再犯规就暂停一天”“抢到椅子后要说出水果名称”。这些充满童趣又实用的规则,让游戏既有趣又有序。

(四)在表征记录方面:孩子们也有了新的进步。他们开始尝试用符号和数字来记录游戏:有的用箭头标注迷宫路线,清晰地展示游戏的行进方向;有的用“√”“×”统计小组搭建的稳定性,并在分享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种记录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孩子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升。

第三阶段

创意爆发,从游戏者到设计者

关键词:自主创新、多元表达

孩子们迎来了创意的爆发,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自主创新”和“多元表达”。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已有的游戏玩法,而是开始主动创新,将椅子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新颖有趣的游戏。

新玩法与突破。

(一)椅子创意工坊:跨材料的奇思妙想。

孩子们将椅子与纸板、绳子等材料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用椅子搭“海盗船”,纸板做船帆;将椅子围成“秘密基地”,在里面“制作零食”。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动手能力,更融入了丰富的故事情境。用纸板做船帆或者式用椅子当秘密基地,在里面制作秘密的零食。

(二)规则自主设计:玩转椅子新花样。

在“椅子还能怎么玩”的讨论中,符荃提出“椅子保龄球”的创意:“用球把椅子全部击倒就赢!”虽然一开始尝试用小玩具无法击倒椅子,但孩子们经过讨论,想到用篮球当“保龄球”,最终成功实现创意。还有孩子设计出“椅子套圈”游戏,从器材室找来圈圈,在地面划定区域,玩得不亦乐乎。

成长与收获

在游戏中“野蛮生长”

(一)体能与技能:通过平衡、攀爬、搭建等活动,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显著提升,空间感知能力更强。

(二)思维与学习:从讨论方案到优化规则,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锻炼。

(三)社会性与品格: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与包容,在自主设计中建立自信,责任感与团队意识悄然生长。

(四)学习品质:从图画表征到文字记录,孩子们的观察力、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实践感悟

看见儿童,相信成长的力量

这场椅子主题游戏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习源于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教师的价值在于敏锐捕捉契机,给予支持与引导。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自主游戏时,他们展现出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远超想象。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儿童视角为起点,设计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野蛮生长”!

供图:符少强

供稿:符少强

审核:园领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