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案例分享——《打地鼠》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6-30
小班案例

游戏分享

《打鼠》

文昌市幼儿园

观察时间:2025年5月19日

观察对象:陈芊芮、陈奕强、韩雪滢、陈梦瑶(小三班)

观察者:符致恋

观察地点:幼儿园下庭院

游戏观察实录

户外自主游戏时,我带孩子们到班级游戏区。大部分孩子都去拿积木玩,可陈芊芮、陈奕强、韩雪滢和陈文烁四个小朋友却跑到安吉桶那边玩《打地鼠》。一开始,他们围在一起商量角色,说好谁当地鼠躲进桶里,谁当农夫在外面“打”。分好工后,当地鼠的小朋友很快钻进安吉桶藏起来,农夫就在桶外假装打地鼠。玩的时候,地鼠在桶里一会儿躲一会儿探出头,农夫就盯着桶快速伸手“打”,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第一次游戏

实录:陈芊芮、陈奕强、韩雪滢和陈文烁四个小朋友围在安吉桶旁边,商量着谁当“地鼠”,谁当“农夫”。经过短暂的讨论,他们决定由陈奕强、韩雪滢和陈文烁当“地鼠”,而陈芊芮则担任“农夫”。三个“地鼠”迅速钻进安吉桶里,开始躲藏。陈芊芮站在外面,眼睛紧紧盯着桶,手不停地伸进去假装打地鼠。地鼠们一会儿探出头来,一会儿又迅速缩回去,玩得非常开心。陈芊芮也显得很兴奋,每次成功“打”到地鼠时都会发出欢快的笑声。其他小朋友看到他们的游戏后,也纷纷围过来观看,甚至有几个小朋友也想加入。

第二次游戏

实录: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陈芊芮提出换角色,让其他小朋友也有机会当“农夫”。于是,他们重新分配了角色,这次由陈奕强和陈芊芮当“农夫”,而韩雪滢和陈文烁当“地鼠”。新的“农夫”陈奕强表现得更加积极,他不仅快速地伸手“打”地鼠,还时不时地喊着“快出来,我要打到你啦!”“地鼠”们也不甘示弱,不断地变换姿势,有的躲在桶底,有的则探出头来挑衅。游戏中,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气氛非常热烈。此时老师也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

第三次游戏

实录:随着游戏的深入陈梦瑶小朋友也加入游戏中来,这次的“农夫”是陈芊芮和陈文烁2个人,“地鼠”是韩雪滢、陈奕强、陈梦瑶逐3个人,随着陈芊芮逐渐表现出领导力,她主动组织大家进行新一轮的游戏,并提出了一个新的规则——每次“打”到地鼠后,地鼠必须退出一轮游戏,等待下一轮才能重新参与。这个新规则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同意。在接下来的游戏中,陈芊芮不仅负责指挥,还在遇到困难时帮助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例如,当陈文烁不小心摔倒时,陈芊芮立刻跑过去扶起他,并安慰他不要害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合作更加默契,游戏也变得更加有序。

教师的识别

通过三次观察,可以看出陈芊芮、陈奕强、韩雪滢、陈文烁和陈梦瑶五位小朋友在“打地鼠”游戏中展现了多种重要的发展特征。首先,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商量和分工完成游戏任务。其次,孩子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轮流扮演不同角色,体现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精神。此外,陈芊芮在游戏中的领导力逐渐显现,她不仅能够组织和引导其他小朋友参与游戏,还能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表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情绪积极,充满活力,笑声不断,说明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表明,通过这种互动性强的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升了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的支持策略

通过三次观察,可以看出陈芊芮、陈奕强、韩雪滢和陈文烁四位小朋友在“打地鼠”游戏中展现了多种重要的发展特征。首先,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商量和分工完成游戏任务。其次,孩子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轮流扮演不同角色,体现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精神。此外,陈芊芮在游戏中的领导力逐渐显现,她不仅能够组织和引导其他小朋友参与游戏,还能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表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情绪积极,充满活力,笑声不断,说明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表明,通过这种互动性强的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升了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的总结与反思

这次玩《打地鼠》时,孩子们自己想着用安吉桶玩游戏,还能互相商量分工,看得出来他们特别愿意自己探索,和小伙伴互动也很主动,不管是学习能力、社交还是动作发展都有进步。老师在旁边看着他们玩,既让他们自己做主,又在需要的时候帮忙,让游戏玩得更有意思,也让孩子得到了锻炼。以后还要多看看他们有没有新的玩法,根据他们的表现调整帮助的方法,让户外游戏能帮小班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在开心玩的时候慢慢长大。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