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幼儿园6月份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疱疹性咽峡炎知识科普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6-06
疱疹性咽峡炎

天气越来越炎热,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那么,面对来势汹汹地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如何做好防治呢?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地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或物体表面传播。

临床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 ,传染性强。临床表现 :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 ,潜伏期3~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 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惊厥、脑炎等。

感染后常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大多为中低热,部分患儿为高热,少数达40度以上。热程2-4天,有时伴有头疼、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何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以支持治疗为主。病程一般4~6天, 预后良好。

1.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一般居家隔离7-10天。

2.加强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护理:饭后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退热治疗:遵医嘱物理降温或者口服退热药物。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反复高热的患儿及时就医。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可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当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情况,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

1.保持清洁卫生:勤通风,勤洗手,定期清洁室内物品表面,特别是孩子经常接触地地方。

2.避免接触患者。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4.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儿童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部,避免共用餐具。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幼儿园